6月8日《精神文明报》刊登
甘肃天祝:“循环闭合”激活文明实践“神经末梢”
全文如下:
孟夏的高原天祝,略有寒意。在甘肃省天祝县城格桑一区居民拜生芳老人家里,因志愿者们的到来更显温暖。
“孩子们也不在家,身体不太好,干些体力活感觉很是费劲。今天计划去超市买点日常生活用品,由于腿部发软不能出门,就给和谐社区文明实践站打了求助电话,他们了解具体情况后,立马派出志愿者帮助我解决困难。”拜生芳老人说。
这是天祝县探索志愿服务“循环闭合”模式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天祝县坚持从实际出发、从群众需求出发,逐步建立多维度的志愿服务机制,探索形成群众点单、中心(所、站)派单、志愿者接单、服务对象评单的“循环闭合”模式,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,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基层“最末梢”。
群众点单。天祝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赋予群众充分的“点单权”。群众可以通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小程序点单,也可以到文明实践所、站现场点单,或者通过来电、来信等形式点单,同时,各级文明实践所、站结合入户走访、召集会议等形式,向群众开展需求征集活动,群众月平均点单达50条,办结率达97%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在网络发布平台,对每月活动进行宣传,并收集反馈群众点单情况。群众点单既增强群众参加文明实践的积极性,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,又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精准,真正发挥出文明实践的作用,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中心(所、站)派单。今年,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扎实开展“你点单、我派单,你有需求、我有专业”的志愿服务。在具体工作中,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在广泛收集群众所盼所求后,及时汇总整理,分类建档,根据群众需求、点单情况以及志愿者职能,“对症下药”进行逐级派单,提供“点对点”服务,不断增强文明实践在基层的实效性和感染力。
志愿者接单。村(社区)文明实践站、乡镇文明实践所和9支县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“接单”后,动员符合条件的志愿者踊跃报名。志愿者数量达到活动要求时,活动负责人将活动内容和注意事项告知志愿者,安排志愿者认真准备并提醒注意安全。为使志愿服务形成“1+1>2”的叠加效应,天祝县建立了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制度,对项目运行好的志愿服务队和积极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给予适当奖励,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,广大志愿者挺身而出,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表彰先进,授予30名志愿者“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”称号;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天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232名志愿者进行了表彰。
服务对象评单。通过口头问询、电话回访、网上评分等方式,天祝县开展志愿服务评价回访工作,群众对开展的活动进行如实评价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根据评分情况,了解活动成效,及时对活动进行改进,并将评分作为志愿服务奖励嘉许、典型评选的重要依据;先后培育志愿服务项目30多个,“道德储蓄所+道德红黑榜”“流动惠民大厅”“法治扶贫”“爱心助考”等项目受到群众广泛好评。